在云計算時代,軟文世界致力于通過技術創新推動網媒資源對接與交付模式的轉變,讓軟文投放更簡單。
最近,有讀者問我文章投稿的事兒,以及新手有哪些適合投稿的平臺。
其實關于投稿,這里面的道道還挺多。
1、投稿不能廣撒網,要符合平臺的調性
不同的公眾號或頭條號,它們一定有自己獨特的調性。這點從它們賬號發的文章就可以看出來。
最直觀的,從發文的垂直領域來看。
比如「時差島」「地道風物」「走著瞧旅行」是旅行類的賬號,但是它們的調性不僅相同。
「時差島」是深度的旅行類文章分析,「地道風物」是各個地方的科普類文章,「走著瞧旅行」偏向比較淺顯的種草文章。
所以,如果你寫的是淺顯的旅行文章,就不適合發到「時差島」「地道風物」,反之,也是一樣。
所以,投稿第一步是要找和你文章類型調性合拍的平臺。或者,你青睞某個平臺,就針對這個平臺的調性來寫他們需要的文章。
2、投稿務必要符合投稿規范
投稿是和編輯溝通的過程,要想這個過程更順暢,稿件要注意格式規范。
例如:標題三號字、正文四號字、在標題下面寫上筆名、幾個備選標題、還可以有作者簡介(如果投稿簡介里有格式具體要求,要以它們的為準)。
自媒體投稿每段開頭不需要空兩格,頂格寫就好;一定要多分段,重要的句子/金句要加粗處理。
3、新手可以先從較小平臺練手投稿
小平臺意味著粉絲量不夠多、文章傳播范圍有限、文章單篇閱讀量不高(沒破萬)。
建議新手就可以先選擇這類平臺投稿。因為平臺越小稿費也越低,過稿難度也較低。
4、注意事項
千萬不要「一稿多投」,必須一個平臺說稿件不予采用或是依據平臺規則,投稿后7/15天沒回復,就是不予收稿。然后再另投!
千萬不要抄襲、洗稿。
而且投稿的文章一般來說需要原創首發,不能自己在其他平臺發了又投稿,哪怕是公開發在豆瓣、簡書上也是不行的!
當然,想要提升投稿命中率,文章質量也很關鍵。
有人問我,為什么我寫的文章沒人看呢?問題出在哪里呢?
主要問題是——你的文章,是否對他人有用。也就是所謂的「信息增量」。
?一味表達自己心情或體現普通生活日常的內容,最好不要寫。
除非你是具有高流量的公眾人物,或身份比較特殊,否則這類內容,他人根本不關心,也對他人無用。
普通讀者根本不想知道你的心情如何,也不太想知道你的普通日常。
除非你的身份比較特殊,你的日常是坐各大航空公司的頭等艙或住超五星的酒店等等(就有這樣的航空博主),和普通人的生活有點區別,否則很難引起關注。
?文章內容越多信息增量越好
讀完你的文章,別人覺得有用,這就是信息增量。
比如,我寫的出書的干貨,想出書的人就會覺得有用。
還有人寫的職場攻略類文章、旅行攻略、養生類、提升自我等文章,都屬于對別人有用。
?如果你寫的文章干貨性不強,那一定要引起共鳴或總結出道理。
有的文章干貨屬性不強,比如人物類文章、情感類文章。這類文章想要有更多人看,必須能引起共鳴或能總結道理。
比如寫陳道明,總結出他慎獨做人,引他人尊敬的道理。比如寫和母親的感情,引起了共鳴(《你好,李煥英》)
總而言之,只有你的內容對他人有用,你的文章才可能有更多人看,你才會擁有更多曝光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