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計算時代,軟文世界致力于通過技術創新推動網媒資源對接與交付模式的轉變,讓軟文投放更簡單。
會議類新聞稿怎么寫?
在我們的學院和社團工作中,往往會需要撰寫新聞稿。會議類新聞稿是各類新聞稿中結構最嚴謹,語言邏輯要求最高的一類。這種新聞稿要求作者將會議精神融入新聞稿件中。結合具體實踐經驗,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些撰寫會議類新聞稿件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用。
一、會議類新聞稿的結構
1.寫好導語、點明時間、地點、事件及參與人員,介紹會議舉辦的背景;
2.提煉領導講話、嘉賓發言的主要內容(職位高的嘉賓講話要放在校領導前面,在寫領導講話時,校領導、嘉賓講話順序要視實際情況而定);
3.理清會議的程序;
4.總結凝練舉辦該會議的意義。
二、會議類新聞稿的注意事項
1.標題要恰當,符合會議的規格
注意簡明扼要,標題一定要概括新聞的主要內容,如某地開展某活動。
校園內的會議很多,類型也很雜。參與對象很不固定,有的是洽談會,有的是交流會,還有的是黨代會、團代會、教代會之類的涉及面比較廣的會議。不同的會議,寫的新聞稿不同,首先就體現在標題上,會議的標題要盡量符合會議的規格。
2.導語中要體現會議的名稱、舉辦的地點等要素的全稱
導語是全文中最直接的、最集中的體現會議情況的話語,一定要有時間、地點、事件。導語寫得好,新聞稿要表達的內容就可以很好地把會議全稱、舉辦地點等要素寫清楚。
3.寫清出席的人物職稱、姓名,注意領導的排序問題
會議一般都有重要人物參加,且是新聞稿的一項重點內容,因此在新聞稿中對出席的人物進行簡要的介紹是必不可少的。介紹出席領導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寫清楚領導的職位,而且職位要在姓名之前,如“我校副校長***”是常規用法,而不是“我校***副校長”。
如果有多個領導出席的話,新聞中還存在介紹領導的先后問題,奉行的原則就是“來賓位于最前,綜合級別、資歷來排序”,像學校的會議邀請領導出席,只要這些領導是各機關的主要負責人,那么,校外領導就必須放在最前面,體現基本的禮儀。
但是,有時候,人物的排序不僅要安排級別,也要考慮到資歷問題。例如,同樣是副校長,為什么有的副校長一定要放在前面,而有的放在后面,這是因為各位副校長的資歷不同,有的副校長職稱較高,有的副校長任期較久,甚至有的副校長比較年長,這些都是排序需要注意的問題。這一點更具典型的是學校領導的排序。這一類情況需要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4.嘉賓講話內容的提煉
在會議類新聞稿中,嘉賓的講話內容是最重要的。但我們又不能將嘉賓講話的所有內容抄進新聞稿中,所以,我們要對這些講話內容進行提煉。提煉嘉賓的講話內容要注意措辭,用詞簡練,要體現出層次感,一些理論方面的提法要準確,要提高理論的高度。嘉賓講話都是很有邏輯性的,將各層次的內容用一兩句話提煉出來,在按順序組合,就能把領導的講話精髓囊括了。
在只有本校嘉賓參加的會議,在寫領導講話時,先寫級別比較高的領導的講話內容再寫級別比較低的領導的講話內容。
5.介紹會議的程序要有主次
會議上進行的活動可能有很多,這就要求作者要分清主次,跟會議主題聯系緊密的重點介紹,而一些瑣碎大的程序則少介紹或不介紹,如收看重要的視頻資料、表彰等與會議相關的重要環節,需要在新聞稿中重點提一下,而像分發、收取材料等環節則可略去。
6.描繪會場氣氛
會場的氣氛能夠讓讀者了解與會人員對召開此次會議的態度,了解會議的反響,奠定會議的基調,是宣傳會議的一個重要部分。一般情況下,會場氣氛往往是熱烈的,主要從與會人員的反應中獲得信息,如“***的講話引起了與會人員的激烈討論”、“全場掌聲不斷”等,然而有些會議新聞是不需要描述會場氣氛的,如我校召開某某評審會,在新聞寫作時,我們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7.簡要概括舉辦會議的意義
新聞通訊稿的最后一段往往簡短評論會議的意義,有些會議與學生密切相關,我們需要點明會議對培養青年學生的意義;有的主要與學校職能部門有關,新聞稿件中需要點明會議的召開對職能部門自己建設的意義或者是對某項制度建設的意義,還有的會議是有關學校發展的,這類新聞比較重要,在寫好新聞的基礎上,需要說明會議對學校整體建設的意義。
有些會議新聞最后一段也不可以不寫意義,而只寫與會人員對該會議的反映,從他們的口中更能真切地體現會議的意義。
寫好一篇會議類新聞稿十分重要,但只有勇于實踐,大膽嘗試,深入記錄,勤奮筆耕,不斷提高新聞寫作的技巧,我們才能寫出更多更好的新聞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