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計算時代,軟文世界致力于通過技術創新推動網媒資源對接與交付模式的轉變,讓軟文投放更簡單。
新聞稿是什么
新聞稿是一個主體(一個社區、一個機構)發送予傳媒的通信渠道,用來公布有新聞價值的消息。
比如說街道、社區辦了一個“XXX活動”,這個活動十分有意義的,我們要把它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活動、這個舉辦的單位。
新聞稿的四大原則
中立性原則
真實性原則
簡潔性原則
時效性原則
1、中立性原則
寫新聞稿件一定要把自己從活動主辦方或者是參與方的立場中抽離出來,一定要有中立的立場去寫這件事情,不要加過多的感情色彩在里面,要保持對這件事情有客觀的態度。其實我們正常寫活動稿件的話,這個中立性原則體現得并不明顯。一般是寫一些新聞評論中立性的原則會更加重要。
2、真實性原則
時間、地點等基礎信息,一定要真實,不要去寫一些虛擬的活動,捏造一些信息。
3、簡潔性原則
這一點,傳統新聞稿件和新媒體稿件就很不同。在新媒體文章里面,你可以用很多花式的表達,比如網絡用語等。并不是說新聞稿件就不能用,如果能使用恰當,有個亮點,肯定是好的,只是不能通篇用較多的網絡性用語。另外,盡量不要出現口語化的表達,用詞要比較正式、書面,表述簡潔,不要拖泥帶水。
4、時效性原則
別一個月前的活動慢慢寫稿子,一個月之后才發稿。一般活動當天最好就能發。如果不能這么及時,第二天發也好。最遲不要超過一周,一周后再去發布就失去了新聞時效的意義。
新聞稿的六大要素
意思是你寫的稿子里一定要有這六個元素,我上大學的時候,老師一定會讓我們寫完稿了后自己去重新通讀,看里面有沒有涵蓋這六個要素。如果都有,這基本上是一個能立得住的稿子。
人,可以是企業,也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機構。
什么樣的人(主體/角色)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為什么要做這個事情,如何做的這個事情。
把這六個要素全部交代清,這篇就是一個基本合格的稿件,六十分就有了。一般我們一定要提到的時間、地點、人物,還有這個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正常的話,我們結尾還要再升華一下,比如這件事情的意義是什么。
新聞稿的基本結構
符合四大原則,寫明六個要素之外,一篇新聞稿怎么定結構,怎么排版呢?給大家一個框架——
標題+引導語+正文+結語(+背景)
這些都是最基本的結構,按這個是不會出任何問題的。最后括號意思“背景”可提可不提,要看具體新聞情況來分析。
標題
高度概括、抓人眼球
舉例
?世界工作安全與健康日,共享辦公掀起“綠色健康風潮”
?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壹基金邀你“自救互救壹起學”
?“脫貧攻堅,壹起行動——壹基金2019壹家人慈善家宴”深圳舉行
導語
提示事實、一目了然
引導語是遵循了寫文章的“倒三角”原則,即在閱讀的前30秒吸引別人的注意力,基本有兩種形式:
(1)簡單明了交代出時間、地點、人物、活動內容、活動目的以及活動意義,有濃縮全文的作用。
模版
主辦單位____(人物),在____(時間)、在____(地點)因為____原因(活動目的)舉辦____活動(活動主題),為得到____效果(活動意義)。
(2)結合時事熱點,把事件當做背景引入,引導讀者繼續看正文。
主體
敘述事件、關鍵所在
正文內容字數較多,最好分段處理,每個段落取一個小標題,使文章看起來條理清晰。
模版
大背景+行業當前的問題+解決方法+活動亮點
其中行業背景可以敘述近期行業大事件、行業發展現狀及對行業未來性預測,而解決方法就是本次活動的目的所在。
結語
總結全文、可有可無
結尾由兩部分組成:
?總結全文
?展望未來
(具體舉例講解詳見線上課程)
背景
歷史條件、從屬消息
寫作方式已經講完了,我們回顧下快速寫一篇新聞稿的要點:
結構:標題+引導語+正文+結語(+背景)
記住這個結構,腦海就能有一篇新聞稿應有的一個框架。
看完這之后,你可能會覺得好像是有那么點意思,但光有這種感覺是不夠的,還是要去多練,去工作中運用。以我自身的經驗來說,寫的越多,就越會寫越順暢。寫的多了也自然能明白重點是什么,大家要看是什么,什么是一篇新聞稿中應該體現的東西。
上一篇 營銷軟文如何提升推廣效果?
下一篇 會議新聞稿怎么寫才能寫出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