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計算時代,軟文世界致力于通過技術創新推動網媒資源對接與交付模式的轉變,讓軟文投放更簡單。
好多做新媒體的朋友一直在說寫的文章干貨滿滿,邏輯清晰,閱讀量也還不錯,但就是讀起來感覺沒有深度,沒有像那種大咖文章讓人驚艷的感覺,其實寫文章時多多注意以下幾點,慢慢地就不會那么淺顯了。
一、高價值內容輸出
所謂有深度的意義絕非是通篇賣弄自己的文采,搞一些晦澀難懂的詞句,實則沒有輸出半點價值!
讀者花時間看你的文章肯定是想從你這里獲取到什么,所以寫一篇文章之前要搞清楚你的這篇文章到底想要輸出什么價值給讀者。
以此為出發點,再運用各種事例來佐證其準確性、實用性。
二、邏輯清晰,層層遞進
有小伙伴曾經問過我,如何才能讓自己的文章邏輯清晰,不顯得雜亂無章。其實這很簡單,我們只需要在選好題目之后,構思好這篇文章主要想證明什么樣的觀點,然后分part列好大綱,這便是主干,只要主干不亂,即使在填好“血肉”之后,文章也會清晰。
這里要注意的是,各個part之間的前后次序排列一定要分好,比如之前我寫的一篇文章,關于如何提高認知水平。
前言拋磚引玉,由一個事例引出“認知水平”這個關鍵詞,part1是什么是認知水平,part2是為什么認知水平能影響我們的方方面面,最后一個part是重點,也是切題部分,具體講了我們應該如何去提高認知水平。由前言到收尾段,層層遞進,情節緊湊,一環扣一環,即便文章中會插入大量的例證以及理論,也絲毫不影響文章的嚴謹性。
稍微熟練一點的作者都能注意到邏輯清晰,有個大框架,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層層遞進,前鋪厚墊,埋伏筆等手法。
三、立意深刻,視角獨特
平日我們在閱讀文章時,你可能會發現有的文章讀起來水平還不如自己,但是人家就是閱讀量很高,很多人點贊好評,這可能就因為人家選了一個好的話題。一個近期的熱點,同時絕大多人都對其感興趣,單單這一點,就會為你贏得更多點擊量。
同樣是之前某廠抵制新疆棉事件,大多數人第一想到的就是愛國,抵制該廠產品。但是如果你能從這件事出發,深挖其中涉及到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探究其中的利益糾紛與經濟鏈條影響,或者從你能想到的更獨特的視角出發去說明自己的觀點,就足夠讓更多讀者認同你的作品。
四、強大理論支撐
絕大部分“深度好文”都有一定的理論支撐,倘若一篇文章有好的文采,清晰的邏輯,高大上的選題,但是沒有足夠的理論支撐,很難有說服力。就算是大科學家尚且需要很多研究與數據支撐,我們普通人人微言輕,必須要有一定的真理支持。
比如有些常用的理論,我們都可以把合適的加入到自己的文章中去:二八定律、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彼得原理、凡勃倫效應、皮亞杰道德發展階段理論、一萬小時定律等等。
五、引發共鳴
想要一篇文章在如此之多的文學市場激起千層浪花,一方面需要制造矛盾點,另一方面要引起共鳴。寫一篇文章你要清楚自己文章的受眾都有哪一些共同點,以此出發,難免不會引起讀者的感同身受。
六、龍頭鳳尾
學生時代老師都教會了我們龍頭鳳尾豬肚子,在如此人心浮躁的年代,如果文章首段沒有讀者所想要看到的東西,那閱讀完成率就會很低,其他數據也上不去。
如果你寫的干貨文章,最好是在前文之中寫好你的目錄,最好是把你的文章主要內容的大綱圖放在前面。
也可以拋磚引玉,以一個相關聯的事,最好是最近發生的熱點,以此引出你的論點。同樣也可以設置懸念等。
關于鳳尾可以參考像是《盜夢空間》等高分電影,結尾升華,高能爆發,但又是一個留白的開放式結尾,幾遍看完也回味無窮,余音繞梁。同樣是作品,我們的文章亦可集其所長,帶給讀者從頭到尾最優質、最嚴謹、最獨特的文學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