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計算時代,軟文世界致力于通過技術創新推動網媒資源對接與交付模式的轉變,讓軟文投放更簡單。
會展新聞的常規寫法是報道領導活動和展商情況,采寫動態消息和現場新聞。如何跳出常規,把會展新聞寫好、寫活、寫出彩?這需要媒體人突破常規,在可讀性上下功夫,讓讀者看得懂又愿意看;從展館現場找亮點,從人物身上找新聞,讓新聞讀起來鮮活又生動;讓讀者喜歡看,愿意讀我們寫的會展新聞,這就成功了。
讓語言“美”起來
要把會展新聞寫“軟”寫“活”,寫得具有可讀性,就要求記者能夠用鮮活的文字對會展現場進行“還原”。齊白石畫蝦,活靈活現,仿佛蝦就在自由地蕩漾,這就是現活的魅力。因此,小編在寫新聞時,恰當使用文學的表現手法,如采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也可采用描寫、抒情等寫作手法,給會展報道潤色,增強會展新聞的可讀性。所謂一枝一葉總關情。
讓現場“動”起來
法國作家羅曼·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記者要有一雙善于發現新聞的慧眼,在琳瑯滿目的會館里從各個角度發現會場的亮點,記者還要能以受眾的身份,帶著好奇的眼光,細致地觀察和描述現場的亮點和故事,這樣才能寫出鮮明生動、現場感強的會展報道。
讓新聞“活”起來
在會展及相關論壇上,特別是在成就展上,通常會披露出各種各樣的數字。記者在做會展報道時,要把理性的數字變成感性的認識,讓抽象的數字變成具化的生活畫面,讓枯燥的數字變得鮮活生動。記者不光要讓數字具體化,還要通過數字來反映全局、揭示規律。這就要求記者加強分析判斷能力,能夠從宏觀和全局的高度來謀篇布局。在進行報道時,記者還應把數字具體化,學會數據分析,總結規律。讓數字說話,然后更好地進行數字分析來反應全局
讓思維“轉”起來
因為會展業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所以會展通常被稱為經濟發展的晴雨表、行業發展的風向標。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會展報道不應只是現場亮點的描寫和動態消息的發布,還要觀察到經濟發展的趨勢,透視行業發展問題與趨勢。
一個記者要報道好會展,不僅需要具備一雙慧眼,還要多觀察、多分析。善于從會展上發現問題、總結規律、探討趨勢,讓讀者不僅看了“熱鬧”,還能有所啟發和思考。
上一篇 關于企業新聞稿發布的3個實用技巧
下一篇 故事性新聞稿寫作方法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