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計算時代,軟文世界致力于通過技術創新推動網媒資源對接與交付模式的轉變,讓軟文投放更簡單。
對于私營企業來說,新聞稿對于公司宣傳的意義可以說是必不可少的,企業要發展壯大基本都需要用到新聞稿宣傳,但是新聞稿的宣傳標準是什么,很多企劃人員還是一知半解,不知道要怎么宣傳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有的企業只是在會議活動的時候才想起來發那么幾篇,有的企業則會固定每周發個兩三篇,也有的在互聯網搜索引擎里只有工商注冊基本信息,完全不注重新聞稿的宣傳,還有者偶爾發個幾百篇力求在數量上超過競爭對手。實則都不可取。
不滿足新聞六要素,大篇幅介紹企業背景、歷程、個人經歷等主觀內容,付費發布的其實都是廣告軟文。只有做到常態化才能細水流長。做個不太恰當的比喻,新聞營銷是公關傳播,像是中醫養生,治標也治本,但不能急于求成;廣告引流競價推廣像是西醫治病,可以立竿見影鋪滿網絡,但一停藥什么都沒了。
企業新聞稿宣傳發布要有持續性,“一步到位”往往是不可取的!
一、新聞持續性也是用戶需求
新聞稿主要是用于發布報道企業消息的,一個消息的發布后續需要隨著時間的推進而產生新的消息。如果消息沒有后續,那么大眾就會有無暇想象的空間甚至遺忘。例如,某公司5月份準備上市新研發產品,如果后續沒有下文,消費者會誤以為這個產品是不是黃了?或者產品上市了,沒有繼續做宣傳報道,消費者甚至都會忘了你這回事。正確的做法是5月份產品上市后繼續跟進報道,如該產品銷量多少、消費者評價如何,跟進報道才能給大眾信任感。
二、新聞稿發布常態化有利于品牌建設
新聞稿是企業傳遞信息的渠道,也是企業樹立公開、透明、專業形象的法寶。我認為要想達到這一目的,顯然不是單單一兩篇新聞稿就能做到的,需要做到新聞稿傳播常態化。我有些合作多年的客戶,他們每年都會投放適量的新聞稿,以主動透明的形象把最新的信息展示給大眾。媒體和大眾無論什么時候,都能從網上找到他們的最新動態。
關于新聞稿發布的頻率,我建議大中型企業至少每周要發布相關的新聞信息,在有新聞事件的時期則需要通過更密集的頻率為企業發聲。
三、多篇新聞稿,更能迎合不同受眾喜好
新聞營銷中,能夠把受眾需求反映在新聞中是很重要的。但是要根據不同讀者對不同內容的喜好而做出調整是很難的。因此我建議在對某一新聞事件報道的時候,要從事前、事后兩個角度進行,還可以根據事件亮點進行行業評論或人物專訪。這樣的事件報道就可以具備不同的風格,也因此可以滿足不同受眾的喜好,也更有利于企業的傳播。
四、一篇新聞稿,難以做到全面報道
一篇新聞稿要做到結構清晰、簡潔明了,才能讓消費者快速抓住內容核心。也就是說,新聞稿既要有料,又要可讀。但凡涉及到新產品或者復雜項目的推廣時,一篇新聞稿卻很難做到內容與可讀性的平衡。
因此,這時就需要針對同一個主題從多層面進行深挖,基于特定的受眾,發表系列新聞稿。這樣才能更加有效地將內容灌輸到消費者的腦海中,避免讀者在冗長的新聞稿中失去閱讀耐心。
五、新聞傳播常態化,可提升搜索能見度
實際上,新聞稿傳播不僅僅可以通過媒體渠道進行傳播,更多的時候可以通過搜索引擎而形成傳播。因此,很多新聞稿都會通過借助布局關鍵詞,從而提高搜索引擎能見度。一般來說,一篇新聞稿所能承載的關鍵詞在2-5個,這個數量是有限的。為了能夠有效提升新聞稿被檢索的概率,因此很多企業選擇通過發布更多的新聞稿,從而覆蓋更多的關鍵詞。
六、持續性的新聞稿發布,才會有媒體效應
滴水穿石,沒有任何事情是能一步登天的,新聞稿發布也是如此。只有通過圍繞同一主題發表多篇新聞稿,并按計劃持續有規律的發布,才可以強化和擴大品牌在目標受眾中的印象。就算消費者第一次看到暫時沒能產生共鳴,但憑借初次印象,以及后續的持續性追蹤報道,可以贏得更多關注,從而為企業帶來更高的品牌曝光。
新聞是企業傳播的信息源頭,如果企業想要在媒體中擁有更多的信息量,單單只靠一篇新聞稿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建議企業宣傳需保持新聞發布的持續性、常態化,不斷通過后續跟進從而放出信息源,才能增加各大網絡平臺上的信息量,從而增加曝光。
上一篇 如何提高新聞稿件的質量和效果?
下一篇 軟文發布選哪個媒體排名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