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計算時代,軟文世界致力于通過技術創新推動網媒資源對接與交付模式的轉變,讓軟文投放更簡單。
“老板,叫我阿秀就成。”
望著眼前這個長相一般卻擁有一雙烏亮眼睛的傣族姑娘,我這個出了名的厚臉皮,竟也有些不好意思。
相比較“游客”,我更喜歡稱呼自己為“旅者”。對我來說旅行的意義是為了更加開闊自己的視野,同時也增長了見聞,旅行中認識到新的朋友,通過旅行釋放內心的壓抑,尋找真正的自我。
這一次我一頭扎進了云南,逛完西雙版納看飽了風景。來到了勐??h,給家里老爺子帶點茶葉,也省的他說我整天不務正業。
阿秀是我剛來勐海就認識的姑娘,在我吃飯時隨口問老板哪里有好茶的時候,老板熱心介紹的。
我答應過后,沒過多久就見到了著急趕來的阿秀。初次見面,這樣一張臉放在平時絕不會引起我的注意。
而現在一時間,有些失了從容。
“額,我不是老板,只是想買點茶葉?!?
用不自然的語氣說完,隨后又加了句:“我姓余?!?
意識到我不是大客戶,阿秀眼神中閃過一瞬的失落,不過那份真誠卻沒有消退絲毫。
“那我喊你余大哥吧!”她邊說著,并沒有用當地稱呼。
徑直坐到我對面,我也回過神來,與她聊了起來。
阿秀并不想看起來那樣,反而見識很廣,想法很多,念過大學卻不想著留在都市。
這樣的人不少,我也沒放在心上。反而因為她自稱是茶農,讓我起了不小的興趣。
她說像我這種不懂茶卻能找到這里的,真是少見哩。她說現在好多黑心商家,低價收高價賣,把這一片的行業都是搞的烏煙瘴氣。還跟我說她家里的茶山怎樣,做的茶葉有多好。
談話沒有技巧,全憑著一股子實在。
聽她滔滔不絕的介紹,使我原本快要結束的旅行又被任性的延長。
我想驗證,一片小小的樹葉,真的有這么神奇嘛?
于是第二天一早,我撥通阿秀的電話表明自己想去參觀一下她家的茶莊,也聽到了她電話里帶著點激動的驚喜。
再次見到阿秀,竟生出了一絲“久違”的感覺。
勐賀茶莊,從茶莊的名字開始,到分辨茶葉種類好壞,通過外觀、顏色、湯色、氣味,口感葉底來辨別品質。甚至制茶工藝,從采茶,萎凋,揉捻,嗮干,壓餅都一步一步地跟我這個門外漢細心講解。
看到我脖子上掛的相機,要不是路途實在遙遠,阿秀還想帶我去深山見見她家的古茶樹,讓我拍照。
用她的話來說:“保證讓你把普洱茶從幾十塊到幾百塊的茶喝的明明白白!”她話里的自豪感摻不得假。
“為什么好茶不好賣?”我不禁有些好奇,對于我這種不算懂茶的人來說,這茶比市面上的好喝,就已經在我心里面得到認可了。
“那幫想錢想瘋的,拼命炒價格,幾十塊的能賣上千塊,我們好的茶賣幾百塊的被不懂茶的人當成不好的茶。結果那幫商人出了問題,還不是我們茶農挨罵遭罪?!边@話阿秀悶著沒說,阿秀的父親嘆了一口氣說出來的。
正因如此,阿秀的父親聯合了附近的茶農,一起辦了這個“勐賀茶莊”,抵制“天價茶”。這個老實巴交淳樸的男人一生都撲在了茶葉上面,年輕的時候也許是因為生計,現在我能感到更多是為了家鄉的茶葉圖個前程,就像為了自己孩子一樣。
我不知道該說什么,拋開茶葉這方面,我想世人都是容易被蒙蔽的吧。
“余大哥,多給你些,你可要幫我家茶葉宣傳宣傳哩!”這是我臨走時,接過阿秀給我包好的茶葉時她說的。
“勐賀茶莊……”
如今坐在杭州家中,望著遠方的夜色出神,杯中的茶水已經喝完,流到心里,時苦時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