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計算時代,軟文世界致力于通過技術創新推動網媒資源對接與交付模式的轉變,讓軟文投放更簡單。
隨著時代的發展,用戶人手一部手機,對app的可選擇性更高,為了抓住用戶的時長,app會根據用戶的喜好標簽推送他們感興趣的內容甚至是廣告;而且廣告成分還不能太明顯,(想象你正在野外看著風景享受大自然呢,突然一輛冒著黑煙的拖拉機從你眼前開過,那是不是很討厭)這就是我們老生長談的原生流廣告。
那什么樣的廣告成分才能不那么顯眼呢,舉兩個例子
搜索的廣告:
信息流廣告:
大家對比下搜索廣告跟信息流廣告,相比較之下,是不是覺得搜索的廣告成分更強,有點偏硬廣。
而信息流的廣告則更像一則資訊,看起來不那么排斥,甚至有種想點擊進去的沖動。
雖然這個跟搜索廣告與信息流廣告的特性有關。
搜索廣告是人主動帶著疑問去找答案而出現的廣告,所以文案必須要直白一些,這也決定了文案的廣告性更強一些;
而信息流是廣告去尋找這一標簽范圍內的人,用戶是被動接受的。
所以我們優化師要做的就是要讓信息流廣告推送文案看起來不那么像廣告。
那應該怎么做呢?
一、換位思考,站在用戶立場想問題
就是我們講的用戶思維。
要懂用戶,確定你這個產品的目標受眾是誰,不是指你非得跟他們很熟,而是說你要知道某個產品的目標人群是誰。
拿腦白金來講,想都不用想,老頭老太太是負責吃的,而他們的子女親戚朋友大部分是負責買的,那這些人在想什么,想要什么,為什么要,什么時候才需要,最看重什么?價格、實用性、質量還是個性(面子)?怎么做才能挑起他們的欲望,喚起他們的情緒,改變他們的決策?
舉個例子:
一部擁有6400萬級像素,ai超級人像引擎,10.7億色原彩顯示的手機,想針對像素高,拍的清晰這個特點進行投放,文案應該怎么寫呢?
沒有代入用戶思維的優化師可能會寫:
“某某手機重磅推出,6400萬級像素,10.7億色原彩顯示,拍照更清晰,你值得擁有”
Ok,品牌+手機亮點+數字結合+促單宣傳語一步到位,都有體現,這肯定是條好的創意,坐等爆量。但是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來剖析下這條文案中的賣點,“6400萬級像素,10.7億色原彩顯示”,這些數字文字相結合非常的醒目,但是什么是像素呢?什么叫色原彩顯示呢?不要查百度,你能直接說出來這兩個名詞的意思嗎?相信大部分人都不能。
好,既然我們不能,那一些對手機知之甚少的受眾呢?看著頭暈,既然不了解,那我干脆換一個我能看得懂介紹的手機來買,反而更安心。所以說這條文案相對來說并不算是優秀的。
那么有的人問了,應該怎么寫呢?
舉個例子:
6400萬級像素,10.7億色原彩顯示;
這兩個賣點最終是想體現什么?無非是手機像素高。
那么好,手機像素高可以怎么體現?
別人的手機拍照出來很模糊,而你用這款手機拍出來的可以很清晰,這個就是最直觀的對比
拿個實際東西對比吧,近景都很清晰,那拿遠景吧,對比更明顯,得是個大家都能看到的東西,海怎么樣,山怎么樣,沿海地區能看見海,內陸看不見海。局限比較小,那往天上看,月亮怎么樣。答案是不是呼之欲出。
“某某手機,能拍的清月亮的手機”
簡單,直白,大家都能看得懂。能拍的清月亮,那買個試試。中秋節花好月圓還能拍下這美景。
二、別裝,文案必須講人話!
資深廣告人葉茂中的說法,過去的企業都忙著撿“西瓜”,而忽視散落一地的“芝麻”,如今大家都明白撿“芝麻”背后蘊含的巨大利益。
道理很簡單,“二八法則”一言以蔽之。
高端的客戶群體在如今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還得看我們的草根群體。
做投放賣產品買流量不應該只是去滿足所謂的高端客戶,而忽略了更廣大的群體。
現在互聯網巨佬們都講究下沉。下沉到3到6線城市去,不執著于拼殺一二線城市。既然要抓住這些核心草根受眾,那么文案的寫作手法和風格也必須要調整。最直接的要求就是“接地氣”,不能端著,不能裝小文藝,要實在,直接說出賣點和吸引用戶成交的點,降低他們的思考難度,語言風格要為大眾所喜聞樂見。
舉幾個網上流行的各家互聯網公司去農村刷的墻報:
要銷路,找百度!
QQ郵箱,常聯系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老鄉見老鄉,購物去當當
是不是通俗易懂,一目了然。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怎么將產品賣點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語言呢,我建議用連接比擬這個方法。
比如“漂亮”、“實惠”、“快捷”這幾個詞是某些產品的賣點,那該怎么比擬呢?
比如一家婚紗攝影公司提供的服務是跟妝,只要報名就配備一名入行十幾年的跟妝師,化妝技術超贊,再普通的新娘也能畫的漂漂亮亮的,驚艷全場。
“畫的新娘子很漂亮”中“漂亮”就是我們需要提煉的賣點之一,一般來說是來形容女子居多,大家對心中漂亮女孩的印象都各有不同。
那好,我用一個公認的漂亮女子來形容,西施怎么樣,公認的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四大美女之一,將她與我們的產品聯系起來,文案就可以寫:
某某旅拍跟妝,重現西施妝容
而不是寫
某某旅拍資深化妝師,化妝技藝高超,快來點擊下方咨詢
“實惠”這個詞說白了就是價格便宜,性價比高,可以讓用戶少花錢。
來看看雪佛蘭的案例
雪佛蘭當時想把市場下沉到農村,他們知道告訴農村大哥們大眾多有名,中控配置多好,發動機換擋多順暢是沒有用的,溝通成本太高,于是直接抓住了“實惠這個賣點”,他們當時寫的文案:
賣給城里人加價,賣給鄉親們打折
我當時看到這個案例的時候,心里只有一句話“大佬,請收下我的膝蓋!”太強了!換做剛入行的我可能會寫:
上海大眾汽車,便宜又實惠,快來買
看出差別沒有,我的文案沒把實惠這個詞具體化,還是抽象化的。
而大眾的文案,把“實惠”二字踏踏實實的寫到農村人心坎里去了。城里人跟農村人對比+給城里加價,給鄉親們打折=我覺得你是俺鄉親們的自己人,等俺手里有錢,肯定會首選大眾。就算用戶一時沒有成交,但是已經在用戶心中留下了品牌印象。這就是“說人話”文案的魅力!
還有的比如路虎捷豹的的例子:
咱們縣80%的礦主都開上路虎車了
捷豹你都有,全村跟你走
講究的就會一個排面~
三、好文案,打感情牌
先來看看江小白的幾個文案
最想說的話在眼睛里,草稿箱里,夢里,和酒里——江小白
有理闖天下,有酒我不怕。——江小白
別等到你有故事才約酒,有時單純因為好久不見——江小白
清晨的粥只能填滿胃,深夜的酒卻能填滿心——江小白
怎么樣,看完有沒有想找幾個哥們,晚上約著喝點啊的沖動。
江小白的文案不同于市面上那些中高檔的白酒,它面向的用戶群體是20-30歲之間的年輕群體,它不去跟我們講自己的酒有多醇多香,是醬香還是清香,它跟我們講情懷。
什么叫情懷?有位大佬曾經給出了解釋:“情懷本身是很虛的概念,但有實體化的產品作證,我們會發現,這些情懷會讓人感動,因為人們會將產品的每一處用心和細節,都不自覺地去印證他的“情懷”。文案訴諸于情感,比單純的訴諸理性,更容易讓人做出購買決定”。
那么人的情感有哪些呢?
開心、難過、憤怒、興奮、迷茫、喜歡、厭惡等等的。
精神層面——網易云;
價值觀層面——抖音里那些見義勇為、保家衛國的正能量視頻;
心理需求層面——跟朋友愛人分享開心不開心。
所以我們寫出的文案,都應該像用戶表達“理解”和“善意”。
再舉幾個例子:
某公益組織廣告文案,想要向社會好心人募捐,一般會寫:
您捐的錢物是給某個正在受苦的孩子
您的捐款將給某戶重癥患者帶去生的希望
盡一點點自己的微薄之力,就可以給受苦受難的人帶去一點幫助和希望。心里自豪感滿滿。這會調動了你內心向善的那個情緒,一旦情緒被調動,慷慨解囊也變得順利成章。
如果沒有從情懷方面切入,那么文案極有可能變成這樣
我秦始皇,沒錢回西安,打錢
山區孩子沒雞蛋吃,希望你能捐一點
那用戶心里很有可能變成,你是誰,你吃什么跟我有什么關系。我自己都舍不得吃雞蛋,都在城市里奮力打拼,天天安慰自己加油打工人,捐款,下次一定!
產品本身只是一種物質,沒有任何感情,所以這就需要文案人能夠結合它的賣點,為它增加相應的情感依附以及心理附加值。這才是消費者心理最能夠契合的地方。
比如:
玫瑰——愛情
鉆石戒指——婚姻的忠貞不渝
南京美齡宮——蔣與宋之間的愛情
LiNing——一切皆有可能
王老吉——怕上火喝王老吉
.......
情感文案可以在消費者心中留下暗示,重要的是找好契合點,就跟男女朋友談戀愛一樣,相互情感契合才能走到最后。
總結
以上是我總結文案法子的大致思路了。還是要說明,這些只是法,具體的術還是需要根據不同的產品才取不同的法子。拿到項目前多想想它的賣點、痛點,以及調研下市場的情況,再動手寫,慢慢琢磨,多寫幾次,思考透徹方能文涌如泉。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