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計算時代,軟文世界致力于通過技術創新推動網媒資源對接與交付模式的轉變,讓軟文投放更簡單。
本文梳理了五種常見新聞稿件結構,幫你快速掌握新聞寫作技巧。
硬新聞結構:倒金字塔結構
倒金字塔結構是新聞報道、特別是硬新聞最常見的結構,據美國學者統計,用倒金字塔結構寫成的新聞約占美國新聞總量的80%。所謂倒金字塔結構就是把最重要的內容放在最前面,較重要的放在第二段,最不重要的放在最后一段,就像一個倒立的金字塔,文章內容的重要程度隨著文章的發展而逐步遞減。
倒金字塔結構可以分為四大部分:導語、說明、擴充、結尾。在厚報紙的時代,讀者生活在媒體轟炸中,有線電視、手機短信、網絡新聞、多達幾十版的報紙已經讓讀者變得浮躁,沒有人會耐心把整份報紙從頭到尾看完。一旦導語沒有吸引住人,整條新聞都會從讀者眼前溜走。因此,倒金字塔結構把故事高潮、最重要的和最有新聞價值的內容或情節放在稿件的開頭,然后在后面的段落里添加并擴充細節。
新聞稿的開頭非常重要,記者不要吟詩作賦展示文采,而應該開門見山、語言簡樸。導語的長度最好控制在150字以內。另外,測試硬新聞導語好壞的一個方法,就是看它是否能當作一條可以獨立成文的新聞簡訊。
緊跟著導語,故事進入說明部分,陳述文章的主要事實,事件涉及的個人和組織,以及有爭議的問題。擴充部分進一步闡述要點,揭示更多細節,為文章增加深度和色彩,并增加一些參與者的引語。結尾部分對文章進行總結,將文章的多條脈絡結合起來,或者直接通過引用事件參與者的話語來提出思考。但是結尾不應該再包括新信息或者提出重要的主題和結論。總的來說,結尾要一筆帶過。
軟新聞的結構
作品的搭配金字塔結構也造成了新聞寫作的難度,即新聞稿件的構成不是遵循一般邏輯性的。稿件有時候以震天動地的一聲驚雷開頭,卻以蚊子般的哼唧聲結束。由于倒金字塔缺乏邏輯性,許多特寫記者認為這種結構并不完全適合講故事。于是產生了其他三種結構:正金字塔結構、沙漏結構、《華爾街日報》體。
1.正金字塔結構
類似于短篇小說的結構,用細節開頭,把故事高潮放在末尾。這種結構尤其適合引導讀者的情感,讓讀者讀到最后得到感情的升華。
2.沙漏結構
是一種倒金字塔+正金字塔的組合結構:把新聞中關鍵的事實按照重要性疊到稿件的開頭,接下來的段落是按照事件發生的順序而組合的。沙漏結構的好處是既有倒金字塔結構吸引人的開頭,又能加強后面按照時間順序敘述的故事的戲劇化。
3.華爾街日報體
華爾街日報體遵循一個固定的模式:從具體到一般。文章先從一個小故事或者一段描述開始,可能是某個人,某件事,這個故事承載了文章的主題。接著,記者會指出這樣的故事并不是特例,而是千萬個類似故事的一個。
在這里,記者會用一段被稱為“核心段”的文字闡明報道目的,這個故事為什么重要等問題。后面的內容則提供了對文章主題的各種支持證據。文章結尾,記者會使用直接引語或一個小故事,回到文章開頭,旨在引發讀者思考。
《華爾街日報》體并非為《華爾街日報》專屬,許多記者都使用這種方法報道講故事新聞,它這樣命名是因為《華爾街日報》發明了“核心段”這個概念,并積極倡導其記者使用這種體例,因為它適合報道趨勢類新聞。
超越倒金字塔結構
判斷標準
什么是新聞的價值判斷標準?
媒體常用的標準有兩個:
(1)正常秩序的嚴重破壞;
(2)非正常事件造成損失程度越大,新聞價值越突出。
但是,講故事新聞并不是寫這些極端的事件,講故事新聞是寫新聞的過程。優秀的新聞作品都是講好聽的故事。講故事新聞是用新聞中的故事抓住受眾。
講故事的新聞是一種突出描述藝術的寫作風格,強調文字描述對感官的刺激,要求記者像語言藝術巨匠那樣,用感覺化、視覺化的文字報道新聞并發掘這個故事對讀者生活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