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計算時代,軟文世界致力于通過技術創新推動網媒資源對接與交付模式的轉變,讓軟文投放更簡單。
寫新聞稿作為一個記者的基本功、必備技能,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占不小的比重。但是我發現其實不少小伙伴并不清楚新聞稿整體的撰寫結構邏輯,很多時候都是依葫蘆畫瓢從別人的新聞稿里“借鑒””各個段落。
其實新聞稿是有固定結構的,今天就來跟大家梳理一下。新聞稿是指針對某個事件進行宣傳的文本,注重時效性和真實性。
主要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新聞稿的標題
標題應該涵蓋事件發生的主體和事件。如果題目較長,可以設置副標題,舉個例子:XX大學成功舉辦XX屆運動會、XX在XX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一一XX會議開幕式回顧。新聞稿時效要快,一般是當天應該出定稿。所以在活動期間應該做好會議記錄,注意分點。
新聞稿數字不宜過長,一般1000字內較為合適。新聞稿最好有兩張左右的配圖,配圖注意核心人物一定要出現在第一張,注意站位等關系。新聞稿的標題不宜過長,不要超過30個字,言簡意賅點名文章核心信息。可以使用5W原則(Why,What,Where,Who,When)來總結。標題無法總結的信息點可以作為小標題出現,寫明新聞稿發布的時間、地點。
第二部分:正文的總起
接下來就是對這次新聞稿提到的品牌和產品,抑或是新聞事件的詳細介紹和描述。從這里開始可以有更多細節展開,把這次要宣傳的事情描繪的更引人入勝。
ruanwenshijie.com最后首尾呼應,得有一段總結全文,展望未來,拔高全文調性的話,讓文章結構更加完整。首段需要對事件做一個簡單的回顧。針對發生的時間、事件、地點、人物和效果進行闡釋,實際效果不宜過多評價。事件可以做簡單的回顧,首段是總起。
ruanwenshijie.com舉個例子:2020年3月7日[時間],XX學院研究生會[主辦方、地點]舉辦以“女神在身邊”為主題的女生節開展了三項活動,XX[領導出席一定要點出來]出席了開幕式活動并發表了講話,為參與活動的女同學帶來了不一樣的節日祝福。
第三部分:對事件的回放
那么第二段開始,對事件按照時間順序進行分拆段落。每個段落第一句要對本段內容做一個總結。這是公文寫作的基本要求,每段開頭可以加一些“首先、其次、然后、最后”等時間詞。
第四部分:結束語和展望
結束語作為最后一段,需要對事件的影響做一個客觀評價。第一句依然為總起,最后一句為展望類型的語句。
舉個例子:最后進行了積極的互動環節,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了XX活動。XX以XX為例生動展示了在XX情況下應該如何行動,同事紛紛表示在此次活動中受益匪淺,期待未來能夠開展更多類似的分享活動[可以結合會后采訪加以引用呈現真實的感受]。
在碎片化傳播環境下,明確的消息來源有助于建立企業的透明度與可信度,使品牌和企業成為行業內相關話題專業、權威、可信任、可追溯的消息來源。所以大家平時可以嘗試多多練習書寫新聞稿,讓自己的寫作語言能夠簡潔準確、真實具體地反映自己的立場和觀點。
真實和新鮮是新聞最為基本最為核心的規律。一篇具有新聞價值、正確的格式、動人的標題、高度可讀性的新聞是大眾所喜聞樂見的。實踐出真知,日常還是要多看多寫多練,才能快速提升哦~你們學會了嗎?
上一篇 新聞采訪與寫作技巧分享
下一篇 企業活動新聞稿要怎樣去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