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計算時代,軟文世界致力于通過技術創新推動網媒資源對接與交付模式的轉變,讓軟文投放更簡單。
1、“慈心生出慧眼來”
可以說,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遇到過“無法用簡單的詞語概括”的學生,每一個人都經歷了這種成長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對于這樣的變化,我們該怎么評價?由自然的人變為社會的人,在習得社會規范的同時,是否意味著人類本性中那些至純至善的成分就不能保留下來了?
在促進學生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是否失去了某些美好的、值得珍視的東西?在促進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如何去尊重童年,保衛童年?……對這樣的問題,我們的很多解答可能也只是停留在理想的層面,這可能讓人有些沉重。但案例寫作本身預示著希望,它表明有一些教師已經在自覺思考與探索這樣的問題。
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認為:“一個人只有在他每次蘸墨水時都在墨水瓶里留下自己的血肉,才應該進行寫作。”他給自己制定了這樣幾條規矩:“任何一篇文章的目的都是有益的;文章的內容必須是高尚的;不墨守成規;文章草稿寫成后,要重寫幾遍,從中除去一切多余的東西。”
要成為一個優秀的教育案例寫作者,寫出有意義的教育案例來,必須首先確立以人為本的寫作思想。寫作的目的應該出于對人的關心,出于改變人的處境和命運的動機,出于致力使人擁有更加幸福的生活的目標。
只要真正把人的處境和困難看在眼里,有比較強烈的現實關懷,用慈心生出慧眼來,我們就會對人周圍的一切敏感,就會有不盡的研究問題,從而將眼前的教育對象融入自己的生命意義之中,當成一種生命責任。這種責任既包括對他人的慈愛和關懷,也包括對自己生命的超越和創新。
2、案例寫作的真實性要求
案例是對某種具體情景的記錄,是對教育生活中真實發生的實踐情景的描述。案例寫作的真實性要求強調:教育案例所提供的教育教學事件不能是虛構的故事,而應該是來自教育教學實踐,同時,事例的經過與結果應該如實反映事實的本來面目。
強調案例的真實性要求,首先在于案例是用于研究的題材。如果案例本身不真,由案例得出來的認識和觀點就失去了真實的基礎。其次,由案例研究所獲得的案例知識將成為理解類似教育實踐情境的知識背景,其方法和手段有可能遷移運用到類似的教育實踐情境中,一個虛假的案例可能對后續的實踐產生不利影響。
3、案例作品對當事者的保護
基于尊重和保護案例中的當事者,羅伯特·K.殷有如下建議:
知會所有可能參與你的案例研究的人,并獲得他們的同意。讓他們知道你的案例研究的相關情況,并正式地邀請他們自愿地參與你的研究。
保護那些參與到研究中的人免受傷害,避免研究中有任何欺瞞行為。
保護參與者的隱私和秘密。不讓他們因為參與了研究,而在無意中被置于不愉快的境地,如要求其接受請求,并登記在冊,以備參與你或其他研究者將來的研究。
保護極易受到傷害的群體,(對于極易受到傷害的群體)需要做好特別的防護工作(例如,涉及兒童參與的研究)。
從實際的情形看,保護案例的參與者也就是保護自己。基于保護參與者和保護自己的目的,案例可以采用掩飾處理的方法,即可以對相關單位名稱和人物姓名進行掩飾,并注明:“相關單位名稱及個人姓名都已經過掩飾,已非本名。”
4、好案例的標準
美國一些學者通過調查,提出了好案例的下列標準:
一個好的案例應該講述一個故事。像所有好故事的標準一樣,一個好的教育案例必須有有趣的情節。要能把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等按照一定的結構展示出來,當然在這其中,對事件的敘述和評點也是必要的組成部分。
一個好的案例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個中心論題上。要突出一個主題,如果是多個主題的話,敘述就會顯得雜亂無章,難以把握住事件發生的主線。
一個好的案例描述的是現實生活場景。應該反映的是近5年發生的事情,因為這樣的案例讀者更愿意接觸。
ruanwenshijie.com一個好的案例可以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并對案例所涉及的人產生移情作用。
ruanwenshijie.com一個好的案例應該包括從案例所反映的對象那里引述的材料。例如,反映某個學校或某個班級的案例,可引述一些口頭的或書面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材料,以增強案例的真實感。
一個好的案例需要針對面臨的疑難問題提出解決辦法。
一個好的案例需要有對已經作出的解決問題的決策的評價。也就是說,一個好的案例不僅要提出問題及問題解決的方法,而且也要有對這種解決問題方法的評價,以便為新的決策提供參考點。
一個好的案例要有一個從開始到結束的完整情節,包括要有一些戲劇性的沖突。
一個好的案例的敘述要具體、特殊,也就是案例不應是對事物大體如何的籠統描述,也不應是對事物所具有的總體性特征所作的抽象化、概括化的說明。
一個好的案例要把事件置于一個時空框架之下,也就是要說明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等。
一個好的案例要能反映教師工作的復雜性,揭示出人物的內心世界,如態度、動機、需要等。
上一篇 申論高分寫作素材——人物案例
下一篇 如何打造視頻號的爆款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