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計算時代,軟文世界致力于通過技術創新推動網媒資源對接與交付模式的轉變,讓軟文投放更簡單。
校園新聞該怎么寫一直是困擾大多數學生記者的一個難題,筆者接觸過很多大學生記者,在指導寫作過程中發現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新聞點找的很好,但是寫出來不夠吸引人,沒有亮點,主題不夠突出,同時大多數學生記者存在著堆砌詞匯的心態,不能“刪繁就簡”。
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是在哪里呢?
其實是因為學生記者在采訪或者寫作過程中,沒有搞清楚校園新聞稿的具體分類有哪些。事件類新聞稿當做活動類新聞稿來寫,人物通訊稿當做晚會報道新聞來寫,久而久之就養成了“反正都是校園新聞,寫出來就行了”的無所謂的態度。那么下面幾個要注意的問題,學生記者要特別注意了,掌握好這幾個主要的技巧,就不怕校園新聞寫作會亂套了。
活動新聞突出特色主題
善于挖掘背后的故事
關于校園新聞,活動新聞應該是所有學生記者都會遇到的。因為在筆者的實踐中發現,學校黨委宣傳部下屬的學生記者團有著校園活動通訊員的身份,比如迎新活動、志愿者活動、植樹節活動、勞動節活動、中秋節活動、國慶節活動、元旦活動、敬老院活動等等活動都屬于校園文化活動的一部分。這些活動的宣傳通常就是學生記者要做的工作內容之一,如何做好這些活動的宣傳呢?
要突出的是每個活動的主題是什么。也就是說植樹節的主題肯定就是植樹,為什么要植樹呢?那么想也能想得到,就是為了培養同學們對環境的熱愛,保護大自然等等等諸如此類的話,可以采訪幾個參加了這次活動的學生,當然也不要忘了采訪參加活動的學校老師或者領導,一般這種情況,學校二把手都會參加,其次是學工部、校團委、學生會等等部門。
了解到這些信息后,理清楚自己要寫的思路,如何更好的呈現在讀者面前是要思考的首要問題。一般情況下,校園活動類新聞主要包括:文化活動、黨政活動、體育活動、競賽活動、展覽活動、會議活動、演講活動、社團活動、策劃活動等等等等。寫稿子之前,首先給自己的采訪活動劃一個大致的范圍,我這篇稿子是屬于哪一類活動的,這個自己當然要清楚了。
主題確定了,就要開始著手開始寫稿子了。寫什么風格的稿子要看自己擅長什么樣的了。如果比較擅長寫專訪稿,可以嘗試著去寫活動類稿子的背后故事。往往你會發現,一個活動的成功舉行,背后都會有一群人在努力,那么如何挖掘出有新聞價值的故事就要看學生記者的功底了。這也是鍛煉學生記者發現新聞的好機會,煉就一雙“慧眼”是成為一名合格的學生記者的必要條件。
黨政活動要注重黨性思維
關鍵字眼詞匯要慎重
在所有活動類稿件中,黨政活動的稿子可以說是最難把握的了。但是很多時候,比如學校工會舉行的活動、上級領導到學校檢查、兄弟院校到訪等等新聞事件,作為學生記者來說也有著承擔宣傳窗口的責任。
在著手開始寫這一類的稿件的學生記者應當注重提高自己的黨性思維,就是要學會讀懂國家相關政策的文章。那么相關政策是哪些呢?比如黨和國家領導人對于教育的指示、對于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的評論的話,比如教育部聯合六部委發布的相關文件,以及國家發布的關于教育類型的文件等等。一定要一字不差的原文摘錄下來,不可隨意捏造。同時在用詞方面也要多看幾遍,多審核幾次,最保險的辦法是這一類稿件寫完后,給到校辦或者工會處審核,讓更有經驗的老師幫助解決這個問題。
一般情況下,剛進入到記者團的學生記者并沒有功力寫這一類的新聞稿,但是如果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可以寫好這一類的稿子,將會給學生記者帶來極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同時也將獲得很多不錯的機會,比如學生會的席位、組織部的相關職務或者更加實際的是獎學金、助學金的優先政策等等。
會議活動要把握好流程
領導講話要記全
學生記者有時候也要擔任會議記者的采訪身份,這一類的稿件通常是在會議現場拍攝一到兩張全景照片,照片質量要保持高清晰度和分別率。這一類稿件通常是為了樹立學校對于教育教學、安全教育、發展規劃、活動安排等等方面的形象,因此這一類稿件務必要嚴謹對待,仔細研究會議流程,以及牢記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在會議中的講話內容,提煉出關鍵的信息,通過新聞稿的形式傳播出去。
筆者認為,校園類新聞稿的作用主要也就是包括一下五個方面:
1、傳遞學校正能量,弘揚教書育人新時代精神;
2、樹立學校品牌形象,打造星級學校吸引人才;
3、豐富校園文化,記錄學校成長軌跡;
4、內練筋骨,外練氣質;
5、展示學校的窗口,為更好的招生服務。
所以不論是大小會議,還是大小活動,大小比賽,哪怕是簡簡單單的一個為學生謀福利的小事兒都可以寫成一篇通訊稿,通過很多大平臺來發布。比如接下來我要講的一篇范例:《六枝特區職業技術學校重點特色專業扎根實際,為學生謀福利》
這篇文章就是典型的“以小見大”的新聞格局。
大家可以看到,其實如果但從新聞熱點或者校園新聞關注度來講,這篇文章其實并沒有任何的新聞價值。但是為什么閱讀量可以達到1249次閱讀人次呢。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
1、在什么平臺發布很重要。平臺就是載體,校園新聞的發布需要一個合理合適的載體進行宣傳。在早期的黨的活動宣傳中,比如1931年創建的紅色中華通訊社、在廖承志主持下的《華商報》、1922年在上海創刊的《向導》周報等等都是宣傳發布的平臺。現在比較適合學生記者發布的平臺主要還是一些自媒體平臺,如《今日頭條》《搜狐》《網易》《微信公眾號》《百度百家》等等,個人覺得百度百家、搜狐和微信公眾號的收錄效果相對是最好的,學生記者可以自己申請入駐;
2、標題怎么取也是閱讀量的最重要的保證。標題是一篇好稿子的靈魂,如何去一個吸引人的、高度概括的標題需要長時間的修煉和取經,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這個是所有學生記者都應當努力修煉的基本功,只有取一個好標題才能讓讀者有繼續閱讀下去興趣。這里要舉一個特別有名的例子,就是毛主席的一篇事件通訊稿,《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3、主題的升華是一篇新聞稿價值提升的關鍵。如上文,這篇稿子其實看起來并沒有多大趣味性,但是其中的某些亮點還是可以找得到,比如:在開學前老師挨家挨戶的去家訪,為的是不讓學生因為新裝修的實訓室而損害身體健康,這是一種積極正能量的表現,更是師德的最好體現。這種新聞的發布,會讓家長和學生感受到學校老師的認真負責,感受到校園帶來的溫暖與保護,自身會有強烈的安全感和歸屬感。
其實寫好一篇新聞稿很容易,但是也很難。容易是因為它不需要太多的文學功底,只要你擁有一顆慧心、一雙慧眼、一雙慧手就可以做到。但是要做到有慧心、慧眼、慧手卻是需要學生記者們長期的校園新聞實踐才能達到的功力,在這里祝福各位學生記者,都能夠“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努力成為心目中的那個“無冕之王”吧!
上一篇 走心軟文廣告文案的四個類型(下)
下一篇 今日頭條投稿文章要求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