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計算時代,軟文世界致力于通過技術創新推動網媒資源對接與交付模式的轉變,讓軟文投放更簡單。
內容要有新意,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成為各行各業必須的要求。
要創意、要新意、要與眾不同,才能抓住用戶、讀者的眼球。尤其是內容輸出行業,“新”字,更是折磨著這一眾作者。
可是寫來寫去也就那么點東西,好不容易想到一點有意思的,新奇的,結果網上一搜,早就有了。再看看人家的觀點、角度,剛剛興起來的激情也被打擊的無影無蹤。
那怎么辦呢?
走心,才容易共鳴
感情要走心,文章也要走心。
人是感性動物,一個滿是套路、矯揉造作、無病呻吟的文章,和一篇看似平平無奇、卻都是肺腑之言的文章,相信后者會引發讀者的共鳴。
演員在拍電視劇的時候,有一個詞叫“入戲”,只有“入戲”,才能完整的詮釋自己所演的人去,才能帶領觀眾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
在寫文章的時候,也要去“入戲”,才能賦予了這篇文章獨立的感情,才能帶著讀者走進你的文章里面,去體會你文章里面的人生百態。
取悅自己,可能更加重要
平時有一些朋友來問我,自己也想學著去寫一些東西,那最好從哪一個領域入手比較好。
我的答案大部分的時候都是“你喜歡的、擅長的領域。”
為什么呢?
因為只有你喜歡、擅長、熟悉,才有更多的激情去挖掘、探索更多的東西;才能在面對疑問的時候,有底氣去解決;才能做到長期、穩定的內容輸出。
很多作者在寫作之前,會先去了解現在大家喜歡什么。不能說這是一個不好的習慣,畢竟是“產品決定市場”。這樣寫出來的文,起碼在短期是能看到效果的。但是對于長期而言,這并不算是一個很好的習慣。
畢竟,大眾喜歡的,不見得是你擅長的。不擅長還要去做,就會很擰巴。
而且,大眾的口味也是不斷變化的,一味的去迎合,只會消耗自己的熱情,從而泯然于眾。
尤其是想要打算打造自媒體陣地,“取悅”自己,會更加重要。
誠意,大于新意
其實仔細的想一想,日常生活中,關心的領域、話題也就那么幾樣。這一點,在我們選擇投稿平臺的時候就能發現。
家庭故事類的,無非是婆媳關系、姑嫂關系、小家庭的瑣事處理,和針對小三的一些事情;
情感類的,選擇流行塑造奮發向上的女性角色,能夠給女性群體正能量的引導;
親子類、養生類、形體美妝類等等,內容也都是相對固定,很難做到推陳出新。
所以,如果在“新”上過分的強調和要求,很可能寫作之路還沒開始,就結束了。
那我們除了追求“新意”,追求給編輯、給讀者眼前一亮的感覺,還能追求什么呢?
我覺得對于新手來說,“誠意”大于“新意”。
真實,是創意的奠基石
美國作家多蘿西婭·布蘭德說過,“沒有任何場景本身是所謂老套過時的,只有單調乏味、沒有想象力、詞不達意的作者?!x予你的寫作以最終價值的是你的洞察力和真知灼見,只要你寫作時頭腦清晰、思想誠實,就不會落入俗套?!?
每一個人的過往都是不一樣的,同一件事情都有著不同的解讀。“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試著用你自己的眼睛去看一個場景、一個事件,不考慮這個場景、事件是“新意”還是“俗套”,只把你的真情實感講出來。
最后,用你喜歡的形式去表達,修改,就會是一篇好的文章。
我一直覺得,寫文章其實就是做人??梢砸晃兜淖非髮Ψ降南埠茫鴮Ψ降哪_步,會在短期內達成好的效果。但是這樣會很累,要隨著他人的腳步變化而變化;也可以只做自己,找到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成功的可能會有一些遙遠,但是過程會比較甜美,成功之后也比較舒適。